目录

我看到过的电商刷单

对于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IT审计一般会配合财审同事做数据核查,

主要就是看是否存在刷单,业务的真实性。

随着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规出台,

各大电商平台早已对个人信息加密、加掩码、甚至直接没有了。

IT审计能发现问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但在我做过的项目中,仍然发现一些刷单情况。

卖家留言

前面一个常年审计项目,同事在做业财数据核对和数据分析。

我在帮忙干活前,先拿着订单,

筛选“卖家留言”中是否有“刷”字。

直接有出来了几条数据,如:

此单联系圆通,快递反馈重量只有0.3KG,是刷单件,xxx

这很直接了,说明是有刷单迹象的。

其实我们通过常规分析,是很难分析的,因为早已没有个人信息了。

那么我们直接拿着这些订单去问运营或者结算的人,

千问别去问“财务”,他们常年和审计打交道,

随便两句就可以把你敷衍过去。

我们跑去问业务的人,

“老师,你们这些刷单的订单平时怎么管理的?有没有台账记录”

业务老师,顿了一秒,就给我们说了情况,看了台账。

这里,如果我们去问,也别问这些订单是不是刷单,你一问就肯定不是了。

直接问“刷单是怎么管理的”,不给他否的选项,可能就会延着你的思路说了。

除了搜索“刷单”外,你还可以试试“冲量”,“虚假”等词。

一般,他们在订单上进行备注,主要也是为了方便查询,

另外和其它同事协作时能清楚。

低单价冲量

为了提高店铺的排名、曝光,

公司往往会通过刷单提高店铺销量,这在新开店的电商中尤其明显。

比如一个项目,我们按月分析拼多多平台平均订单价格和平均商品价格的时候,

发现某个月的单价比其它月份大幅降低,

拉出明细一看,有57笔订单每笔订单商品数量几千件,

实付金额就几毛钱,全用优惠券抵扣了,直接拉低了当月的订单平均单价。

而且订单备注里写着:“不打单、不发货”。

问公司的人,就说了这是刷单的,不过实付金额极小,且没有计入到收入中,

倒是对财务报表没有影响。

虚假物流信息

进一步了解,公司没有发货,平台上手工录入的虚假的物流单号,

同时让找的客户在平台上点击“确认收货”,完成平台上交易。

可以看到,这种刷单有些是没有真实物流的,尤其是重量高的商品,

否则成本太高了。

当然,也有会配上真实物流,只是不发真货的,

这个我们可以获取物流商的物流数据( 带物流重量信息 )去做分析。

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IT审计分析是受限的,

比如,你明知道他们可能会用虚假物流单号,

但当我们审计的时候,这些物流单号在公开平台已无法查询了,

根本没法核查。

线下经销商线上下单

之前做过一个项目,在执行收货地址分析的时候,

发现很多集中度非常高,

同一个收货地址的销售金额非常大。

这个客户最后也说了,

部门的人为了完成电商业务的业绩,

和线下经销商客户沟通好,通过线上去下的单。

虽然业务是真实的,钱也是收到的,

但这会影响到披露的业务数据。

比如,你卖给经销商的价格肯定是要低于电商直销的价格吧,

不然,哪个经销商还买你的货呢?

所以,除非他们下单的时候你改了价,否则逻辑上讲不通。

另外,这会导致经销和直销销售单价的失真。

结语

其实现在IT审计在电商数据核查中越来越受限,

只要公司刷单稍微用点心,基本上很难去发现问题了。

这里,我们只是从一些分析角度去探讨。

这篇文章太长了,

有机会下次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