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不能成为审计的生产力?
今天田老师给我打电话,
中间他说到:
我知道AI现在已经很强了,但它到底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工具?
我目前觉得它还没有变成生产力。
我想了想,其实AI目前的能力已经完全可以变成生产力了,
缺的是什么,缺的是需求,以及将需求转化给IT的能力。
没错,审计中能提出需求的人没有几个,
能意识到这项目工作可以用AI ,并把这个步骤说清楚的没几个人。
对,我不是针对谁,
我是说在座的所有人。

像工作范围内,田川、丁茂这样能提出明确需求的人是非常稀少的。
像今天田老师简单说了两个场景:
-
对于收入成本表明细利用AI工作流进行风险识别。
-
对函证回函信息的提取(这个之前文章已经介绍过)。
我感觉描述是非常清楚的,那就干就行了。
田老师有需求,我能听懂可以实现,
我们两个人就完全可以做出来。
当然,我这里的实现只是最简陋的方案,可能只能保证在小范围内使用。
不过,这就够了。剩下的产品化可以由专业的人再来干。
想法、创意很重要。

比如这样一张搞笑的图,他好是好在哪?
创意啊!
我将它丢给最新的 chatgpt4o 模型,让他帮我转成插画就可以实现:

目前 chatgpt4o 的能力完全可以让大部分设计师失业,
未来只剩下少量有创意想法的人,AI 只是他们的生产力工具。
当然,这在审计行业要把 AI 转化为生产力,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且不要非此即彼,
要和自动化工具结合起来,
不管用什么实现,能解决问题就是好方法。
前面总所人力资源老师让我录制下AI 在审计落地场景的运用的课,
由于我没有一线干财务审计,
所以,其实我也很难抓住真实的需求,也拖了一段时间了。
不过,我感觉可以搞起来了,
先完成,再完美。
昨天我先录制了一点概述(免得一直鸽下去),
后面再向审计同事了解后,
再以案例化的方式录制一线可以使用的场景,
主要后面的案例需要是接地气的,
不要理论,只要实操,
不然意义也不大。





